闭关锁国的清朝,用八股与封建鬼神压抑着先进的思想。但自戊戌变法始,中国开始逐渐剪掉辫子,脱去旗装。但这些还不够,历史的车轮碾碎了封建王朝的帝国梦。

辛亥革命后,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将“德先生”和“赛先生”请进了封建传统的中国,让民主,自由,平权之风在灰暗的旧社会中激起层层涟漪。真的猛士,敢于直面鲜血和惨淡的人生。而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,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;真的猛士,将更奋然而前行。沉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。新青年们以笔为剑,以思想为纲,能做事的做事,能发声的发声。有一分热,发一分光。就令萤火一般,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,不必等候炬火。无论地位,无谓贵贱,学术艺术上百花齐放,思想言论上百家争鸣,举着骨头当火把,驱散了压抑千年的迷雾。在这场战斗中,既有周先生,胡先生这些思想家,也有广大莘莘学子。无论名气与身份,他们执着的为民主共和添砖加瓦,奉献自己的一份力。

中国,站起来了,这个蛰伏了千年的困兽褪去枷锁,缓慢的起身,让世界再度看到这个昔日的强国,这只巨兽,终于开始发声了。但是,比起那些早已摆脱封建荼毒的国家,中国依然底子很弱。

即使如今,即使在马圈,现在依然还是这样。中国有着十三亿多人口,所以无论在哪里,中国人的数量都是无法被忽视的。不过在中国,马迷群体虽有四十三万余,但在世界之中,却少被重视。无论艺术作品还是学术著作,中国马迷的作品能在世界舞台上亮相的依然太少了。我们不缺人,但是缺少文化的输出。

国内不缺乏有深度、有思想、美轮美奂、阳春白雪的作品,但有很大一部分因为历史的局限性而被淹没在茫茫人海之中。这些作品雪藏在风雪寒霜之下,但即使出生在永久的冻土之中,他们也倔强而朝气蓬勃的无惧严寒,傲雪成长,将思想的力量传播四方。

风雨送春归,飞雪迎春到。已是悬崖百丈冰,犹有花枝俏。俏也不争春,只把春来报。待到山花烂漫时,她在丛中笑!纵使面前是百丈冰崖,纵使前路暗淡迷茫,先行者们以身化火,以杖为枪,披荆斩棘,在这黑暗之中搏出了一片血路。而看见火光的追随者们也挣脱枷锁,迈开脚步,加入先行者的队伍,让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。

一点,再一点;一片,又一片,冰原之上开出了一朵忍冬花。风雪呼啸,想摧毁他脆弱的根基;北风嘶吼,想让他陷入恐惧;低温严寒,想让他蜷缩沉沦。但是,忍冬花不怕这些,他狂笑着唱着歌,把寒冷的北风当做节拍器,把冰雪严寒当做舞台的装饰,他快意的狂笑,肆意的呐喊,他高声的唱和着:风!你咆哮吧!咆哮吧!尽力地咆哮吧!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,一切都睡着了,都沉在梦里,都死了的时候,正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 ,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!尽管你是怎样的咆哮,你也不能把他们从梦中叫醒,不能把死了的吹活转来,不能吹掉这比铁还沉重的眼前的黑暗,但你至少可以吹走一些灰尘,吹走一些沙石,至少可以吹动一些花草树木。你可以使那洞庭湖,使那长江,使那东海,为你翻波涌浪,和你一同地大声咆哮啊!甚至,这咆哮的声音越来越大,从一朵到一丛,一片到满山,越来越多的忍冬花听到了号召,纷纷抖去身上的白雪,加入了队伍,一同呼唤着春,期待春光洒满山川。从点到线,连线成面,火星变成了燎原的烈火,如同欧洲上空的幽灵,如同西伯利亚荒原上的巨人,一呼百应,让思想脱去铁链,让阳光暖照心田。

后来者接过前人手中的火炬,加入队伍,继续向奔跑,让小马精神在传递之中熠熠生辉,让小马的故事在传递之中得以永存。在这条我们的路上,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,越来越多人举着火炬。在这里面有行将就木的老人,有中流砥柱的中坚,更有朝气蓬勃的活跃者,甚至还有黄发未退的稚童。无论手中的火炬大小,无论火炬点燃的时间,无论他们贡献的多少,他们都让前行的路更亮,让燎原的烈火更加耀眼。

百花齐放的花园里不仅有惊艳的牡丹,娇嫩是月季,高贵的玫瑰,还有开成一丛的雏菊,点缀在树丛间的石榴,也有匍匐在地面的野莓,藏在叶间的铃兰。并非只有引人注意的那些牡丹、月季和玫瑰可以让园中的人看到,每一朵花或大或小,或高或低,或蓝或紫,只有他们开在一起,才会让整个苗圃显得芳香满园。

金橡树图书馆曾是小马友谊的象征。在这里,她们战胜过梦魇之月与无序,也经历过睡衣派对和疯狂学业。金橡树是友谊的根基,是魔法的源泉,也是我们的家。无论走了多远,无论身在何处,当万家灯火亮起,当窗前橘灯闪闪,我们应该停下手中的事情,回到家再看看。

我劝天公重抖擞,不拘一格降人才。愿大家在这金橡树下,百花齐放,百鸟争鸣;有一分光,照一片亮,勿要因年龄与资历妄自菲薄,更无需因贡献太小而垂头丧气,愿愿中国马圈的青年都摆脱冷气,只是向上走,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。能做事的做事,能发声的发声。温故知新,三省吾身,将小马的文化发扬出去,将小马的精神传递下去。让我们的初心纯粹如初,让我们的作品与成果传遍中国的长江黄河,传遍亚马逊河与落基山脉,让小马的精神教诲一代又一代。   

主编:左岸

写于中国郑

2019.03.15